一周文化讲座|那些摇滚的纯真岁月与音乐这份职业的时代底色
作者: 潮帝
来源: 潮帝文学网
发布时间: 2022年03月17日 22:54:38

北京|与历史对决——小森阳一:我们的时代,我的学术
时间:7月26日(周五)15:00-17:30
地点: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鲁迅博物馆正门东侧鲁迅书店
嘉宾:小森阳一(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王中忱(清华大学中文系长聘教授、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驻所教授)、董炳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鲁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小森阳一先生是战后日本在学术研究和社会运动两大领域同时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少数学者之一。此次沙龙活动,围绕小森先生从文学研究的文本分析到政治介入的人生历程展开讨论,讨论的重点在于:1.如何将文本解读的方法运用于历史批判与现实政治的分析?2.如何养成批判性思维?形成小森先生批判性视野的理论资源有哪些?3.小森先生如何调动日本知识界超级精英组织“九条会”,开展全国性的保卫和平宪法运动,这对十五年来日本的社会走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小森先生将通过个人体验带领我们走进风云变幻的平成时代,在与中国学者的互动中,来呈现东亚间学术资源的流动与学术思想的共享。

北京|中国移民在美国——华裔美国人的历史与现况:中信书店《亚裔美国的创生》新书分享会
时间:7月26日(周五)19:00-20:30
地点:朝阳区新源南路8号启皓大厦西塔一层中信书店
嘉宾:李漪莲(移民和亚裔美国历史学家)、宋奇(中国传媒大学助理研究员)
留学热、移民热盛行的今天,华裔美国人的数量增长迅速,也大大改变了美国的面貌。华人在美国的地位如何?华裔美国人如何挺过了长期制度化的歧视?华人企业家在美国更容易遇到发展瓶颈?在21世纪,作为一名华裔美国人究竟意味着什么?美国著名移民和亚裔美国历史学家、西奥多·萨卢托斯移民研究奖得主、明尼苏达大学移民史研究中心主任李漪莲教授,将结合她的最新著作《亚裔美国的创生:一部历史》,和我们聊聊华裔美国人的故事。透过华裔移民史的棱镜,她将予以我们对美国自由、平等、宽容价值的新理解。

北京|看见不存在——科幻的平面视觉表达
时间:7月26日(周五)19:00-21:00
地点:东城区香河园路1号当代MOMA T2座库布里克书店
嘉宾:韩松(科幻作家)、BUTU(插画师)、巽(科幻设计师)
刘慈欣《三体》里的二维太阳系、《烧火工》里的鲸骨火箭、韩松《地铁》中的诡谲列车、《红色海洋》里闪闪发光、亘古沸腾的水下文明……如何将这些奇观转化为平面视觉?如何呈现超越人类认知的“不存在之物”?海报、书封、插画,到底怎样才有“科幻感”?做科幻设计时,艺术家如何平衡大众审美,寻找独特风格?这次对谈,我们请来中国著名科幻作家韩松,与韩松、刘慈欣合作多次的插画师Butu,以及未来事务管理局首席设计师阿巽,分享创作心得,打破大众对科幻平面视觉的认知。

北京|鲸鱼、驯鹿与象——“动物三部曲”的灵感与创作分享会
时间:7月27日(周六)14:00-16:00
地点:朝阳区朝阳北路101号朝阳大悦城5F单向空间
主讲人:张云(作家、记者、编剧)
张云成长于皖北平原一处天地广袤的乡村,他曾和一群黄鼠狼交朋友,和乌鸦说过话,追逐过羽翼巨大的鹰隼,救放过胳膊粗细的大蛇……在自然和动物的包围中成长的经历,让他格外亲近动物,也敏感于人与动物间的关系。人和文明是需要土壤的,而土壤却越来越少,许多文明也必然正在消亡,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这些正在消失的文明,抑或说动物,冲击着张云。这种冲击,既是他文字里那些灵性的来源,也是他想要通过文字唤醒的东西。本周六下午,来听张云谈“动物三部曲”的创作灵感。

北京|从小说、电影到舞台——话剧《革命之路》多元艺术漫谈
时间:7月27日(周六)14:00
地点:东城区美术馆后街77号77文化产业园77剧场
嘉宾:姜涛(话剧导演)、周黎明(影评人)、侯小翊(译者)、田晓威(编剧)、汪鹏飞(话剧出品人、监制)
《革命之路》原著小说出版于1961年,是文学大师理查德·耶茨的处女作,曾获得国家图书奖提名,并于2021年以同名电影上映,由莱昂纳多和凯特·温丝莱特联袂主演。话剧版由明星夫妻沙溢、胡可领衔主演。此次将邀请导演姜涛、知名影评人周黎明、同名小说中文版译者侯小翊、编剧/演员田晓威和出品人/监制汪鹏飞同大家一起聊聊这部作品对当下社会的赋能及思考,以及这部即将在8月开启全国巡演的话剧版的创作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