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读书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大 部分人习惯了碎片化的阅读,很少有人愿意捧起一本书去细细品读。尤其是那些经典的书籍。
但是, 阅读经典很大程度上是对自己的训练和挑战。通过对经典的阅读,我们不断锤炼我们的思维,可以 与人类历史上那些伟大的灵魂去对话。
经典的书籍就如我们所吃过的饭菜,我们很难记住每天吃了什么,但是这些食物供应给我们营养;我们也往往会忘记所读过的书籍,但 这些书籍形成了我们的品味。 越多的阅读,品味也就越来越高。
你会为了极致的快乐而轻看卑下的乐趣。
今天小编分享 罗翔老师在不同场合推荐过的9本经典,选一本开读吧!
1.《理想国》
[古希腊]柏拉图 著
郭斌和 张竹明 译
人的灵魂里面有一个较好的部分和一个较坏的部分,而所谓 “自己的主人”就是说较坏的部分受天性好的部分控制。
没有任何一项管理国家的工作,因为女人在干而专属女人,或者因为男人在干而专属男性。各种的天赋才能同样分布于男女两性。
不能让荣誉、财富、权力,也不能让诗歌诱使我们漫不经心地对待正义和一切美德。
美德任人自取。每个将来有多少美德,全看他对它重视到什么程度。
灵魂是不死的,它能忍受一切恶和善。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不仅是他政治思想的宣言书,而且是一部哲人政治家的治国纲要。 柏拉图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 要有哲学头脑。
柏拉图坚信哲学家能兼为政治家,确能治理世界。书中论及正义、国家、财产、幸福、哲学家、真理、认识、理念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两千余年来为西方知识界常备之书。
本书译文所据是洛布古典丛书本希腊原文和牛津版的希腊原文,新旧英译本七种,不仅 译出原书的内容, 并且译出原书的神韵。
2.《忏悔录》
[古罗马] 奥古斯丁(Augustine) 著
周士良 译
奥古斯丁,古代基督教主要作家之一,与中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同为基督教神学的两大师。 奥古斯丁以新柏拉图主义论证基督教教义,使哲学和神学调和一体,确立基督教哲学,也成为后来 中世纪经院哲学的重要依据。
《忏悔录》原名“Confessions”,腾讯,古典拉丁文本作“承认、认罪”解,但在教会文学中,转为承认神的伟大,有歌颂的意义。奥氏本来着重后一意义,即叙述一生所蒙主的恩泽,发出对主的歌颂;但一般都注重了第一义,因此我国过去都称此书为“忏悔录”, 在欧洲则“忏悔录”已成为自传的另一名称。
本书也可作为奥古斯丁的自传看,书中不仅记述了他的思想转变经过,也表达了他对重大神学问题和哲学问题的看法。奥古斯丁 在书中不仅流露出真挚的情感,而且对自己的行动和思想作了非常深刻的分析,文笔细腻生动,别具风格,成为 晚期拉丁文学中的代表作,列为古代西方文学名著之一。
3.《思想录》
[法] 帕斯卡尔 著
何兆武 译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思想——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思想录》是帕斯卡尔的代表作,而该书又被法国大文豪 伏尔泰称为“法国第一部散文杰作”。它文思流畅,清明如水,作者在此书中以一种浪漫思维的方式来谈问题,处处闪现思想的火花,更有 许多提问和警句发人深省。
本书继承与发扬了理性主义传统,以理性来批判一切;同时另一方面它又在一切真理都必然以矛盾的形式而呈现这一主导思想之下 指出理性本身的内在矛盾及其界限,并以他所特有的那种揭示矛盾的方法即所谓“帕斯卡尔方法”。
4.《游叙弗伦 苏格拉底的申辩 克力同》
[古希腊] 柏拉图 著
严群 译
不服从者,我们认为犯三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