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047 期总第1534期
黄河自兰州经银川一路向北,至巴彦淖尔向东过包头、鄂尔多斯又折向南,在陕北黄土高原与太行山之间迂回至潼关,形成黄河的几字湾。
黄河,在这里造就了塞上江南美誉的河套平原,其位置独特,物产丰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巨大的几字湾好似牛羊的舌头一样舔抚着内蒙古大草原,而榆林和鄂尔多斯正处在这个巨大的舌尖上。
“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哟哦,三盏盏的那个灯,哎呀带上的那个铃子哟,噢哇哇得的那个声……”进入陕北,拨人心弦的信天游飘入耳中,这里便是如诗如画,广袤厚重的榆林。
榆林是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的古城,其地处农牧交错地带,兼具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特征,黄河与长城培育出其豪迈厚重和灵秀温润的性情。
榆林又名驼城,意为沙漠之城。因古城地貌东西走向酷似两座驼峰而得名。榆林市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黄土、长城、大漠,草原,独有的边塞文化和大漠风情引人入胜。
“森森万骑历驼城,沙塞风清碛路平。冰泮长河堪饮马,月来大野照移营”。一首《出塞》凝聚了榆林浓浓古战场的氛围。诗圣杜甫的《塞芦子》,韦庄诗作《绥州作》,范仲淹镇守延绥时写下的《渔家傲•麟州秋词》,每字每句又渗透着榆林无限的人文气息。
蜿蜒逶迤的长城,自东向西贯穿榆林,南边是黄土高原,北面是塞北大漠,长城内外地形地貌泾渭分明。
榆林古城向北约5公里处款贡城西南角便是长城“天下第一台”的镇北台。镇北台据险临下,控南北咽喉,扼边关要隘,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要塞之一,是明长城重要遗址。
北出长城,便进入一望无际的毛乌素沙地。这里充满了无限生机,绝不是想象中的不毛之地。往日的沙漠,如今的沙地,一字之差,却有不同凡响的意义。
毛乌素,蒙古语意为“坏水”,地名起源于陕北靖边县海则滩乡毛乌素村。毛乌素沙地介于鄂尔多斯西南部和陕北长城沿线以北。这里历史上降水较多,植物生长繁茂,曾经是牛羊成群水草丰满的大草原。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历经无数次的兵戎相见,渐渐地演变成荒无人烟的沙漠,每当沙尘袭来,昏暗而不见天。
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开展了改造沙漠的伟大工程。如今绝大部分沙漠,成了草地,良田,林地。在沙漠腹地,榆林市还累计新辟农田一百六十万亩,榆林这座“沙漠之城”变成了“大漠绿洲”。目前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九成以上,毛乌素沙漠即将从地理版图“消失”。
驾车穿越毛乌素沙地,无垠的草原神奇壮观,沿途的防沙林带雄浑苍劲,星罗棋布的煤矿,盐矿,气田像点缀在大漠的宝石,时不时地映入眼帘。
从榆林到鄂尔多斯的途中,红碱淖这个地方不可错过。红碱淖又称“昭君泪”,相传当年昭君出塞,想念故乡,流泪七天七夜,冲刷出七条河汇聚于此形成此湖。七条季节河水注入此地,上天造化了红碱淖这个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泊。环湖四周优良的自然生态,让红碱淖湿地成为全球最大的珍稀濒危鸟类——遗鸥繁殖与栖息地,每年四月至八月份,地球上九成的遗鸥在这里繁衍生息。蓝天碧水,白云飞鹤,黄沙绿树,落日渔歌,辽阔的水域,烟波浩渺,百鸟齐鸣,交相辉映的美景,成为驴友网红们的打卡地。红碱淖真可谓沙漠奇观,大漠奇迹!
从红碱淖沿包茂高速再往北便进入了以“羊煤土气”称著的鄂尔多斯了。
鄂尔多斯,意为有诸多宫殿的地方,来源于成吉思汗宫帐“斡尔朵”一词,即指有成吉思汗八白宫等诸多鄂尔多的地方。从榆林向北进入鄂尔多斯,第一站便是鄂尔多斯南面的伊金霍洛旗草原上的成吉思汗陵。
在鄂尔多斯,成陵是个绕不开的话题,成陵即成吉思汗陵,网易,是蒙古帝国成吉思汗(名铁木真)的衣冠冢,是蒙古族人心中圣地,是“全体蒙古的总神祗”。站在八白宫帐前,依旧能听到风中那战鼓雷雷,号角争鸣……眼前,红鬃飞影掠过,草原上那一团永恒的火光,照亮了马背上的金枪与酒囊,成吉思汗一代天骄的传奇与辉煌,激励着一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
上一篇:王小艾作品欣赏
下一篇:毕淑敏散文:让我们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