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作品一经本平台录用,将可能再选发在‘都市头条、一点资讯、搜狐新闻、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
散文:"柳情"
不老松
北方春雪消尽,大地才真正回春。山坡上,第一个萌生的是婆婆丁,林木笫一个发芽展叶的是柳。
小时侯住在农村,山坡上的树有多种——杨,榆,柳,松等。春末夏初,这些林木将山坡,沟旁盖得严严实实,特别到暑天,它们用臂膀枝叶把烈日托住,撒下一片片荫凉。杨——腰干粗壮挺直,硕大的冠伸展几十米。大片的叶子象幼儿的巴掌,遮天苫地。榆——它长得丑陋,皮是暗黑褶皱,腰干也是扭扭曲曲,冠上的杈丫也零乱错落。等至夏中,便结滿钱儿,一串串,可以食用。松——刚强挺拔绿叶常在。特别在公路旁,街巷主道站岗放哨。当寒冬朔风时,它也是矗立长天,不变脸色。可以说,松是林木家族中最坚强的卫士。柳——可称报春柳,它在冰雪渐退时就吐蕊含苞。待习习暖风吹过,它便枝条变成少女腰肢柔软可亲。待不多时日,枝条展出绿芽,渐渐长长,好似少女秀发-般婀娜多姿,潇潇洒洒。要说美,柳在群林非它莫属了。
柳,是我最钟爱的情人。它那美貌,翠绿,洒脱的娇容,令我痴醉与充滿无限幻想。
柳,不仅外在秀美诱人,它的用途,它的贡献,它的价值,也叫人赞叹不绝。
在我幼年的时侯,我的老屯小山下有条漫长的柳条通。-到夏季,柳条通柳香四溢,那-墩墩柳条抱团簇拥着站立在浅水中,任野鸭嬉戏,钻游。任各类鸟儿栖身旋闹。野鸭产蛋在柳墩旁,一窝少则三五枚,多则十几枚。小孩们挽起裤腿猫着小腰去找蛋,拿回煮上或给爸爸当下酒菜。有时,会惊飞产蛋的野鸭子。有的小朋友去折一支长了叶的柳枝,用手漫漫揉搓,将柳皮与内枝分离,用小刀子将撸开的柳皮割成寸八小段段儿,然后,再用刀将皮筒一端薄削一下,就制成了“柳笛”,吹起来,会发出各异的响声,招来鸟儿同叫。柳笛的声音,顺风可以传出几里远,形成诱人的天簌之音。
不知哪一年,屯里接到上边指令,把那成片的柳条通砍光除尽。连柳根都要挖掘干净。人们怀恋柳条通,便把砍下的枝条切成一尺长的段插在山坡山,屯子的路边旁,让它接续不断。过几年后,插地的柳段长成幼苗,大树。
二十年后回老屯,那一棵棵长得弯曲的丑柳已冲天而站,并逐年釆伐育林。我有个发小叫"狗剩子",脑瓜聪灵,把屯里的那些老榆买下来伐下,再劈成板条做箥箕舌头,将树的枝条皮撸光经过多道工序编出柳制品——筐,篓,箥箕等成品,销到上海世博会,远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北殴多国。普通的柳树和柳条变成抢手的美女,嫁到半个世界。说柳编,全屯有百余人成了能手,一年的柳编收入每人万年之多,当年万元户屈指可数,搞柳编的顶上两三个壮劳力的收入。"狗剩子"
告诉我:“咱屯的柳编产品冲向全国,打进世界,还要感谢师付文成老人家。当时,他从县林业局退下来,得知上海世博会有柳编工艺品展出,很受外国人青睐,他便产生制作柳编生活用品的念头。说干就干,原料不愁,技术外学,产品有销路。一下子咱屯的柳编产品冲出去了……”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吃出了味道一发而不可收。随着时代快速发展,柳编产品渐渐淡出人们的視线,那些柳编产品被废旧塑料品所代替,它的价值也逐渐被削弱了。
上几天我回老屯参加外甥婚礼,我偷偷跑到北山坡去看那棵棵丑柳。它的命运彻底被改变,昔日雍荣华贵的贵族变成无人环顾的多余废物。但,它的枝条栽上育林还是被人们所利用,变成-株株护路林,风景林。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难忘的记忆和幽美的图画。
不忘丑陋的老柳,不忘它为百姓创造了那么闪耀的光环和那金子般的价值。
柳条通不见了,老丑柳也渐渐远离我们,关于柳的故事已接近终结,现在的孩子们对柳逐步淡寞。但,它的一生从柳苗到柳树,从枯衰的丑柳到往日荣耀世界的盛名,可谓是一曲连续动听的交响乐,新浪,它的韵律伴随着消退的谢幕曲,还会回响在耳畔,它的功绩永久不会被遗忘……
小说:儿子告密
不老松
儿子告密爹,在世上还是少有的。偏偏在这少有中,偏偏让我遇到了……
说起儿子告密,还要从头道来。我内弟患了肠胃病在省肿瘤医院做了大型手术,昨日出院回家。我这个当姐夫的组织亲属们前去哈市某小区内弟家去探望。三台自驾车共去12个人。我家去4人,儿子开车,女儿坐副驾驶,我和老伴坐后座位。不到一小时就到了内弟居住的小区。儿子和女儿到大门旁扫了码,老伴老年机沒有扫。我拿出手机时,门卫老头说:“老同志,你们是一起的有扫码就行了。咱老年人弄不二细上啊!”我应了一声,把手机揣进囗袋。到内弟家,妻侄早已备好饭菜,唠了-会便开饭了。酒足饭饱后三台车返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