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全媒体(报宣/文)近日,《学习时报》刊发我校韩杰才校长署名文章《担负起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的重大使命》。文章认为,一流大学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努力走好杰出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切实担负起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的重大使命。全文如下:
院士论坛丨韩杰才:担负起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的重大使命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一流大学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努力走好杰出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切实担负起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的重大使命。
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卓越工程师是推动工程科技创新、实现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回顾人类文明历史,从引发第一次产业革命的蒸汽机,到引发第二次产业革命的电机和化工技术,再到引发第三次产业革命的信息技术,人类社会实现了从手工劳动、到动力机器生产、再到自动化智能化的转变,也使人类文明从机器文明、电气文明步入信息文明时代。工程科技创新驱动着历史车轮飞速旋转,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源泉,而卓越工程师群体就是打造这一源泉的主力军。一流大学必须主动提升站位格局,深刻认识“工程科技是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这一重要论断,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提供高质量人才供给。
卓越工程师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的现代化。仅就工业化来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工业化国家,到如今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科技人力资源规模稳居世界第一、研发经费投入位列世界第二的工业大国,我国培育出了世界范围内体量最大的工程科技人才队伍,找回了“失去的二百年”,实现了历史超越。面对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更高挑战,一流大学要自觉肩负起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的重大使命,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领命先行。
卓越工程师是维护产业安全的重要力量。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迅猛发展,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大力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集中发力高端制造领域,持续加大颠覆性技术、新兴产业战略布局,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对我国产业安全形成严峻挑战。一流大学要自觉立足“两个大局”,抖音,紧紧瞄准国家产业安全重大急需,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以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的新担当,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深刻把握卓越工程师的基本特质热爱祖国是卓越工程师的核心要义。“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一个工程师是否可谓之“卓越”,从战略层面讲,首先要看其能否为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服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之所以取得一系列工程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靠的正是一批卓越工程师心有大我、接续奋斗、至诚报国。对一流大学来讲,就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首要任务,引导广大青年自觉将报效祖国作为人生最高理想和职业价值追求。
敬业奉献是卓越工程师的基本素养。工程科技创新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不断试错、持续迭代的长周期过程,需要工程科技人员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回溯新中国科技发展历程,“两弹一星”从战略决策到研制成功历经了十几年,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建成历时22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历时26年……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探月工程到深海工程,其背后是几代人“数十年磨一剑”“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敬业奉献。一流大学培养卓越工程师,就要把学生“放在事上磨”,让学生在攻坚克难中淬炼过硬意志、涵养奉献品格。
下一篇:自媒体视频搬运 技术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