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晚19:00,电影 《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导演孙琳携主创团队,做客【菁英×时光网】的直播间,分享了影片创作的幕后故事。当晚,有近7W的观众朋友们走进直播间,和我们一同参与了这场有趣的分享会。关于《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都聊了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孙琳 - 导演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参与作品包括:电影《功夫之王》《大兵小将》《天将雄师》《大约在冬季》《我的日记》等作品的编剧、策划工作
Q:选择个人首部首部院线作品爱情片,您是如何考虑的?
孙琳:首先我对首部作品的定位是商业片,其次,作为一名女性,自己在情感上比较细腻,可以将男女主不同的爱情观细腻的写出来,所以我会选择爱情片。当然我并不排斥其它的电影类型,只是觉得应该从自己擅长的类型开始做起。
之前我没有感受到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有多么大,通过这部作品,特别是有量化的数据后我注意到,男性观众更喜欢速度快、动作强,直给的影片;而女性更喜欢家庭、人物关系类强的影片,这和女性有着天生浓厚的情感浓度有关。「亲密关系」实际上是人和人之间更为复杂的一种关系,我作为一名女性,会更关注这样的关系。
Q:您拍摄这部影片的灵感从何而来?最先想到的是爱情还是奇幻呢?
孙琳:在亲密关系里,我认为「爱」比「懂」容易。爱是一个激情的东西,「懂」才是一个需要时间、相互磨合的过程。
在现在这样的社会下,人们都太孤独了。我们都需要「被懂」,我也希望把这样的感情抛出来。其实「懂不懂你」这个问题,放到社会上也是一个泛概念。能不能被领导、被朋友理解,这是我们每天都会遇到的问题,也是我想要表达的一个点。
那想到这点,奇幻的质感就出来了,让故事中的两个人的任何感觉都相同——味觉、嗅觉、听觉,让他们真的彼此相通,彼此相懂,用这种奇幻的形式,直观的放大「相互懂得」的感受。
Q:影片中的笑点和有趣的表达,很受年轻观众的喜欢。那您在创作前期,对市场和受众群体的判断是如何考虑的?
孙琳:故事内核需要考虑现在年轻观众的审美,因此我们做了大量调研,年龄段聚焦在20-30岁。通过访谈、网络调研等方式,来调查当下观众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困难是什么。比如:我到底是要梦想,还是要苟且的过现在的生活?在确定了他们价值观背后的复杂逻辑后,我们才会研究用怎样的形式来完成叙事。
Q:成为女性导演其实非常不容易,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下经验吗?
孙琳:女性导演确实很不容易,虽然我之前在电影学院做的是导演,但是我职场的前18年完全没有机会做导演。这很残酷,一点都不夸张,但是我们要很坚定的走下去,坚持下去。
女性导演,确实在性别差异上,让这个职位变得不容易,这是一个体力活。如果女生们你们想要成为一名导演,那一定要多多益善的去了解很多门类的技巧,要对自己要求更高,不能只读专业书,一个导演最重要的是她的见解、知识储备,一定不是技术,这是我的建议。
Q:您在剧作方面有没有想要跟新编剧分享的?
孙琳: 那我个人觉得编剧可以引入更多的视听思维来建构剧本。其次就是多读好的剧本,尤其是成功的剧本。另外,建议编剧可以学一些剪辑,如果学过剪辑,编剧在架构故事节奏方面会更适度。
张荣华 - 摄影指导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参与作品包括:电影《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我的父亲焦裕禄》《昆仑神宫》《爱你的人》《狄仁杰之焚天异火》《舞动校园》《如临大婚》; 网络剧《爱上男主播》《拜托,别黑我》等
Q:这部影片的影像风格非常清新,您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准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