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思想文化大报,光明日报认真学习领会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核心要义,深入阐释“两个确立”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重大意义,用实践故事印证思想伟力,在主题宣传中坚持知识分子视角,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形成舆论引导合力。
发挥思想文化大报的新媒体传播优势
张碧涌
在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胜利召开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发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的伟大号召。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新闻战线责任在肩、使命光荣。作为中央主办的思想文化大报,光明日报坚持学在前、做在前,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核心要义,全面展现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生动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深入阐释“两个确立”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重大意义。在做好传统媒体宣传的同时,新媒体传播也迈出新的步伐,呈现出新的局面。
用实践故事印证思想伟力
除持续做好报纸理论、评论和专版、专栏宣传外,近期,光明日报客户端隆重推出《思想伟力,实践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十集系列短片。短片每集紧扣一个主题,分别聚焦脱贫攻坚、科技强国、传统文化、新文艺群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民生保障、青年成长成才、创新创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重要内容,以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真实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在短片中,可以看到《山海情》里闽宁镇的喜人变化、昔日荒漠塞罕坝的“绿色转型”、全民战疫的英勇豪迈、“老有所养”的幸福晚境;可以认识啃下页岩气开采“硬骨头”的科研团队、摘得世界技能大赛桂冠的新时代农民工、携传统文化惊艳国际的中国绣娘、以一把沙砾复原“红楼梦”经典场景的青年沙画师;也能听到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的精彩点评。
系列短片经学习强国平台及众多网站转载推送后,获得了很好的传播效应。许多网友反映:“这些故事讲得妙!”“基层这些年发生的可喜变化,让我真正感受到思想的伟力多么巨大。”有青年学子表示,看了短片,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的重要表述“理解更深了、认识更深了”“获得了共鸣,受到了启发”。系列短片的摄制,为探索一条“以身边故事阐释科学真理、以成就变迁印证思想伟力”的理论宣传大众化、通俗化路径,作出了新的有益尝试。
把党史学习教育宣传持续引向深入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对百年奋斗历程中党注重进行党史学习教育作了全面总结,强调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去年以来,光明日报围绕建党百年和党史学习教育,先后推出百年党史系列报道、“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系列述评、各大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系列综述等大型全媒体报道,形成了高潮迭起、特色鲜明的报道格局。
截至今年1月,除在报纸上推出500多块“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专版、数百篇《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专栏文章外,光明日报两微一端、光明网共发布相关新媒体稿件5万多条,总阅读量达16亿次。一批具有“刷屏”效果的新媒体作品不断涌现,如微纪录片《启航》,从中国共产党梦想启航的嘉兴南湖红船引入,以“实地采访拍摄+三维动画特效”的制作方式,重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各平台观看总量超1.3亿;光明日报微博推出“歌声里的中国”全媒体策划,深入走访红色经典歌曲诞生地,以青年人喜爱的Vlog形式,探寻红色歌曲的渊源,讲活党史故事,并在社交平台发起接唱、拉歌等活动,相关作品阅读量超1309万;“给00后的党课”系列微视频,通过00后提问、高校思政课教师或理论专家解答互动,为青年学子呈现有趣而深刻的微党课,光明日报微信端浏览量达10万+,在腾讯视频、头条号等平台播放量超过2000万次。
此外,光明网开展“明理增信 崇德力行”庆祝建党百年高校示范微党课系列直播活动,累计播放量逾2100万,覆盖6000余万人次;开展“青春阳光接力传唱”网络公益活动,各平台累计传播量超过2.6亿次;推出“顺溜讲党史”系列节目,触达用户总量超过2000万人次。
目前,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正在不断巩固拓展。光明日报将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重点,继续把党史学习教育的宣传引向深入,做到长流水不断线。近期推出的相关新媒体报道,更加注重拉近党的历史与普通受众的距离,新浪,光明日报微博话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阅读总量已达6.2亿次。
让“国之大者”报道更加生气蓬勃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就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历史大潮的奔涌激荡中,记录时代变革、描绘时代画卷,讴歌新时代中国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昂扬风貌和崭新气象,展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反映各行各业深化改革开放、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乡村振兴的奋进步伐,生动呈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壮阔进程。
光明日报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在重大主题报道上不断创新。一方面,持之以恒转作风、改文风,通过讲述“小而美”的故事,倡导“短实新”的文风,用微观视角折射时代大局;另一方面,不断深化全媒体一体化运作,积极构建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体系。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重大主题报道为例,报社策划推出了《说说我家的小康故事》系列报道,约请各地区各领域的老百姓讲述自己的小康故事。除在报纸一版开设专栏外,还特别制作成年轻人喜爱的诵读版“有声手账”,在新媒体端口同步呈现,读者可细品文字报道、可观看图片视频、可收听真人朗诵,形成感同身受的全方位体验。该栏目已刊出报道50余期,多篇报道登上微博同城热搜。有读者评价:“每一个故事都真实可信,串起来,就是一幅百姓奔小康的水墨长卷。”
随后推出的《中国好手艺》栏目,聚焦非遗保护和传承,讲述中国手艺人多年来研习各类绝技的经历和感悟,有读者说“让人看到了手艺人的默默坚守,感受到了‘非遗’令人赞叹的魅力”;《晒晒咱的国之重器》栏目,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带大家走进那些让国人扬眉吐气的“大家伙”,有读者说“文字简洁,把复杂的高端技术写得清晰明了、饶有趣味”;《精心呵护城镇“微细胞”》栏目,聚焦“六稳”“六保”,走近小店小铺的经营者,用最小的切口,展现保障民生的暖心画面,有读者说“真是满满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