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身份、不同的人生经历,却都通过一方屏幕,在电商带货中传递着温暖的力量。她们创造着自己的价值,改善了家人的生活,也影响到了更多人。
广东妹子芳芳在@芳芳一人食传播家乡美食文化,手起刀落剁出细糯的猪肉馅,配上羊肚菌、大连鲍,搭配去腥的薄姜,一锅香喷喷的靓汤就被端上了餐桌;龚红玉中年返乡创业,下地务农,借助@湘野红姐记录乡村美景,推介家乡紫苏酱、豆干、酸枣饼等农特产;陪伴了80、90后童年的“金龟子”刘纯燕,用短视频和直播继续为孩子们带来快乐;玉雕成器,入行三十年如一日,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苏然在自己的帐号@苏然玉雕里呈现品质较好的玉器、为更多人普及玉石专业知识;清华毕业的马兰花通过@清华妈妈马兰花分享育儿知识与经验,很多宝妈买了她推荐的书,让自己的孩子爱上了阅读……
今年年初,抖音电商推出了“寻找同行者”长期项目,致力于挖掘优质达人和商家,通过各项扶持计划,助力他们在平台实现更长远的发展。
对于这些平台里的女性从业者,抖音电商会持续“与她同行”。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该平台推出了“抖音38节”活动,特设“遇见她力量”专区,连接品质商家、优秀女性达人及广大消费者,在满足大众品质购物需求的同时,传递来自图书达人、匠心手艺人、新农人中女性从业者的温暖力量。该活动为期11天,自2月26日开启至3月8日结束。更多女性达人,通过短视频和直播,获得了更多被看见和关注的机会。
90后女生让老广味道飘香远方
小时候的芳芳熏陶在滋补食材的世界里,长大后,她听家里的话选择了药材相关的专业。但她不想和父辈一样,终生都为传统食材奔走。
芳芳想去艺术行业,对于一个身处新时代的年轻人来讲,时尚、新潮永远具有吸引力。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改变了一切。似乎是一夜之间,街上的人少了,不甘心的店铺老板守到夜幕沉沉,也鲜有人踏足,只好无奈关门,第二天再也没有开门。芳芳家坚持了三十年的食材店也受到重创。
父母的唉声叹气都萦绕在她的心头。如何让家里的生意起死回生是芳芳那时最急迫的想法。看到有人在抖音电商带货,她也想试试。她开通了抖音账号@芳芳一人食,将她的艺术灵感放到内容创作上,模仿老港片的风格,把店里“蹭吃蹭喝”的日常拍成短视频,教大家煲靓汤、煮生滚粥,介绍广式经典美食。
视频里,青春靓丽的芳芳坐在老柜台前,令人眼前一亮,再加上一碗碗喷香浓郁的靓汤,关注她的人越来越多。在大家“求购”的呼声中,芳芳把食材店从线下开到了线上。
她的电商生意蒸蒸日上。以前都是批发户来进货,而且就算在这行做得时间再久,过来过去都是老顾客,传播范围太窄了。但现在在抖音电商,一条从未设想过的道路出现,用芳芳自己的话来说——“电商这个平台给我们打开的范围广很多,不是说广一两倍,是广了好几十倍。”
从全是广州人到发展出四成的外地客户;一开始零星的点赞到如今的销量直升,有时候一场直播可以卖出去20万单。
有粉丝私信,说自己一个没去过南方的东北人都被广东口味吸引了,问她食材都怎么搭配、怎么煲汤;来自新疆阿勒泰的粉丝一口气买了平时的几倍,说通过她的视频第一次知道还有这种吃法。
很多日子里,从早上九点到凌晨十二点,芳芳的直播间络绎不绝,粉丝们纷纷询问滋补食材,其中要属藏红花、羊肚菌、花胶最受欢迎。
芳芳感受到了线上销售带来的价值实现感,老广味道随着抖音电商飘到了远方。让更多的人了解广东饮食文化,按照自己的做法和食材复刻出了一直向往的老广味道,也让更多广东传统食材“出圈”,纾解漂泊游子的乡愁。这也是芳芳一直以来的动力。
中年返乡重做农民的她让湘货出山
龚红玉曾一心想走出大山。家乡四面都是山,同龄人大部分初中毕业后就出去打工,和她一起考年级前五名的女生,中考结束那晚就坐上了去广东的火车。龚红玉读高中,来提亲的人被爸妈堵在门口,“我们家还要上学。”
她比常人更珍惜在外有成的机会。大学毕业后她进入湖南广电7年,之后个人创业5年,在长沙如鱼得水。却在中年时回到家乡涟源,下地务农,重做农民。村里人议论,“上完大学不还是回来喂猪种地?”
童年的回忆里,常是奶奶的身影。家里有两个弟弟,爸妈带不过来,龚红玉小时候一直跟着奶奶生活。奶奶哄她睡觉,给她做野菜粑粑,会拌好豆豉剁椒盖在米饭上,把一些地里长的不知名的食材搭配起来,却非常好吃。一次,3岁龚红玉生病,一只耳朵听不到了,奶奶34码的脚,背着她走了几十里路问土方子。
爷爷过世后,80多岁的奶奶一直独居在娄底涟源乡下,父亲为了照顾奶奶也回乡开始耕地、养起了鸡鸭。奶奶牙齿不好,虽然看着各种好吃的都眼馋,但很多食物也只能看看。每次回去龚红玉都会给奶奶做点好吃的,食材也都来自地里和山里,奶奶吃得很开心,直说“好吃”、“清甜”。
想给以后留份念想,也想把在家乡和家人身边的瞬间分享出来,曾为专业影视工作者的龚红玉,回乡做起了抖音账号,在@湘野红姐的视频里,乡间地头为奶奶做菜,是她不变的主题。“奶奶,我要做豆豉给你吃,你想怎么吃呀?”“蒸鱼,蒸鱼拌的豆豉好吃。”方言配上颇具乡土色彩的美食,不少网友都被她的视频引得直流口水。
涟源盛产马齿苋、豆角、红薯、苦瓜、冬瓜、南瓜等各色天然的瓜果蔬菜。红薯焖饭、蒜烧杂菌、剁椒萝卜、腊味合蒸、豆豉蒸干鱼……都在龚红玉的镜头里。她目标明确,回乡就是要拍介绍乡村味道的视频,她在帐号的介绍里写道:家乡的回忆都留在了味蕾的最深处,把这些美好也分享给远离家乡的人儿。
不过三个月的时间,@湘野红姐有了十几万粉丝。当地海拔高,种出的红薯香甜,龚红玉拍摄了相关的视频,在抖音电商带货,最后帮助伏口镇山里村民卖出了红薯和红薯条5万斤,高山小黄豆和黑豆2万斤。
此前,村里的红薯一直没有外销过,经过龚红玉的宣传带货,一下全卖了出去。种地的老人收到钱,握着她的手不松开,“你明年还要来(收)哦。”
龚红玉还帮助受疫情影响餐饮企业的上游生产商,销售了滞销半成品菜25万元。4月,她又带货桥头河萝卜,直播卖出10万包“香辣萝卜”。与湖南食品加工厂合作,卖出1000多万豆干,娄底生产的就有500多万,“就是要扶持家乡”。她带货的新化剁椒藠头,单场直播卖出30多万元,30天销售额超过50万,直接卖断了藠头厂的所有库存。
一些村民年纪大了,腿脚不便,龚红玉就和父亲一起,开着租来的拖拉机,去各家各户挑红薯帮村民售卖,一趟能拉2000多斤。“一些抖音的粉丝特别让我感动,他们一下子买80斤、100斤,帮助村里人创收。”
龚红玉渐渐开始琢磨,要将家乡特产产业化生产售卖,把村民集合起来种一种农作物,提高规模效应。她请来了农业大学专门研究薯类的专家来指导,让种植红薯更加科学化。“我们还可以卖加了酸枣的红薯干,通过加工食品,为村里更多的妇女增加收入。”龚红玉说。
她用镜头记录湖南的村镇和乡村美食,在抖音电商“山货上头条”的助农扶持下,带货家乡农产品,一年卖出了上千万湘货。“既然选择了这条路,这么多村民们还指望着我们卖货,不能放弃。”她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用自己的专长为乡村振兴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