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钱娟
情系乡村振兴,他建议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力度;关注幼有所育,他呼吁逐步提高民办普惠幼儿园学位补贴;重视以美育人,他提倡着眼孩子的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一份份有力量、有温度的提案,戳中一个个民生痛点。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近年来,民进湖南省委会副主委、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雷鸣强把“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贯穿履职全过程,在持续关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积极为乡村振兴鼓与呼,交出了一份履职为民的精彩答卷。
情系乡村振兴:呼吁靠文化教育赋能铸魂
“地方普通高校要着力为乡村振兴培养高素质人才,并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点和发力点。”围绕如何发挥专业优势,持续助力乡村振兴,雷鸣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多年来,雷鸣强始终情系乡村发展,他积极参与和关注慈利县龙潭河镇长岗村、洞溪乡乐庄村,会同县高椅乡雪峰村等偏远乡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以及新化县桑梓镇洪潮村的乡村振兴工作。
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撬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支点。“乡村振兴,文教先行。”让文化教育持续赋能乡村振兴,是雷鸣强思考的重点。聚焦这一主题,去年全国两会上,他从不同层面、角度撰写并提交了多份相关提案,腾讯,建议发挥地方高校的多学科人才优势,推动地方高校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大力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建设,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乡规民约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这些提案引起了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其中《关于完善乡规民约体系助力乡风文明建设》的提案,得到了民政部、中央文明办等有关部委的积极回应,部分建议被采纳。
重视以美育人:建议着眼孩子的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
“有的孩子,每天花数小时学习弹钢琴,目标是为了考级,苦不堪言,这不是‘美育’。”今年“两会”,雷鸣强再度聚焦教育等民生痛点,提交了《关于补齐学校美育工作短板的提案》。
“让美丽乡村溢满书香。”雷鸣强表示,今年全国“两会”将继续围绕文化教育和乡村振兴发声,并重点就进一步筑牢中小学生生命防线、推进中小学美育教育发展等内容建言献策。
雷鸣强认为,不应将美育局限于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教育,也不应将美育教育狭隘地理解为考试、竞赛和考级,单纯以分数、等级衡量美育教育质量。
雷鸣强建议,进一步凝聚美育教育共识,以美育人。引导家长着眼孩子的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重视美育教育,改变短期的功利性教育目的。进一步优化美育师资队伍,进一步改善美育教育条件,增量提质,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引导文化部门、文化团体和有资质的培训机构与学校联合办学,解决美育资源不足、活力不显等难题。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学校美育组织领导,建立由政府主导、教育牵头、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学校美育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好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各项具体任务。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