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你是我的一束光》让我看到这样一则故事:在音乐场和情场双重失意的年轻音乐人穆随心开车去云南贫困地区小学寻找适合上电视的歌唱组合“女团”,不期而遇下乡扶贫的电视台主持人彭彭以及另外四位当地女性即村委会第一书记晓琳、村主任段文红、村卫生所医生鹿鸣、村演出队队员何雪雁,尝试把她们组织成为“新五朵金花”。他在此过程中又为一件不幸的故事而深切地感动:美丽而干练的彭彭在两年前风雨之夜痛失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丈夫孙雨桐,他为抢救村民而被泥石流永远地埋在了大山深处,不仅自己内心伤痛难愈,而且还得时时求人假扮丈夫打电话安抚想念父亲的幼女。而正是在排练过程中,当另外“四朵金花”之间特别小心地讲述自己与老公或未婚夫之间的甜蜜时,一旁的彭彭终于爆发,痛心地讲述当时的手机通话和留言细节:孙雨桐如何给自己手机里留下思念的话,而思夫心切的自己给丈夫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却是,你要现在不回来就永远也别回来。这样的深切创痛积压在她心底,也促使她自觉继承丈夫遗志,把心和力全都用在丈夫笃定坚守的乡村扶贫和振兴事业上,还坚持匿名给小学捐款,因为那也是丈夫的遗愿。正是这样的扶贫英烈故事才给予穆随心以音乐创作感兴,让他写出激动人心的新歌。更重要的是,在开车组织小学生前往电视台录制音乐节目途中,突遇山洪暴发,穆随心自觉地选择像孙雨桐那样留下来抢救最后一名学生小墩子……从孙雨桐到穆随心的精神延续,既可以看到脱贫攻坚精神的代际传承,也可以看到对于艺术本体或源泉的宝贵启迪:真正的音乐作品乃至所有艺术作品的源泉只能来自生活激流之中,来自人性深层感人肺腑的颤动。
这部影片给我的最突出感受在于,没有简单地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这样的重大主题电影创作仅仅当作理性化的政治任务去理解和完成,而是将其化作饱含情感的人性深层颤动去体验,并且通过电影手段而让观众也体验到同样的情感。这是重大主题电影创作上一种以情释理、化理为情的成功策略。剧作家刘恒多次深入云南大山腹地,实地采访扶贫一线干部以及在脱贫攻坚战中光荣殉职的烈士的家属,积累了丰厚多样而又生动活泼的第一手资料,并且用自己擅长的情感体验将它们化作活生生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影片的宝贵经验在于,没有满足于去简单证明扶贫政策如何优越、如何给群众生活带来巨变,而是深入当地人民心灵深处去倾听,直到从当地人民的发自人性深处的灵魂颤动中捕捉到动人的素材,再将其转化为感动观众的好故事。
相应地,这部影片没有把彭彭和她丈夫的故事孤立起来讲,而是化身为云南大山深处的地缘内在生命力即地缘内生力去讲述。在影片的讲述中,孙雨桐和彭彭,以及他们伉俪周围的人们,都是那样热爱自己生长于斯的土地,并且愿意为它而真诚奉献自己,就像片中多次呈现的漫山遍野的紫红色狗尾巴草,那样平凡无奇而又那么灿烂动人。地缘内生力是蕴藏在特定地理环境中并且依托这种环境氛围及其资源而生长的独一无二的和不可重复的人类生命力量,恰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说的那样,正是这种力量衍生出不一样的动人的人类生活故事。那些讲述发生在特定地理环境下故事的艺术作品,只有把这种隐藏极深的地缘内生力发掘出来,故事才能动人。这让我想到去年声誉卓著的同类题材电视剧《山海情》:同样是没有满足于展示政策带来的巨变,而是深入挖掘位于六盘山麓黄土地深层李马两姓家族长期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故事,以及随后的福建帮扶宁夏而创造闽宁互助奇迹的故事,将它们纳入到六盘山麓人民的心灵史视角下,终于讲出来一则动人故事。当《山海情》业已被誉为迄今为止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题电视剧创作的新标杆时,真诚地希望《你是我的一束光》也能够成为同一主题电影创作中的新标杆。面对中国创造的在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一“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国电影艺术家完全可以有新的开拓,重要的启示就是《你是我的一束光》那样深挖当地的地缘内生力及其闪光,让大山深处的故事自己跳出来感动人、照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