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春·读书
商务印书馆2022年第3期新书发布会
即将开始!
3月8日晚 7:30
一起走进商务印书馆直播间
参与互动抽奖 赠书福利多多哦
哪些新书入选了3月十大好书
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直播平台:
视频号入口
快手入口
抖音入口
京东入口
微博入口
B站入口
小程序入口
经过票选
读者喜爱的15种好书如下
踏春·读书
1.《红色气质》
新华社《国家相册》栏目组 编著
穿越百年的“红色气质”背后,
是平凡又伟大的人生故事。
如果气质有颜色,
中国共产党的气质一定是红色。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一种气质,便是一种人生。
穿越百年的“红色气质”背后,是平凡又伟大的人生故事。这本入情入理、生动感人的图书,通过对这些故事的回望,寻找继续前行的力量。
百年奋斗波澜壮阔,伟大精神光耀千秋。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锻造出共通的精神气质,留下无数震撼人心的故事。
1954年,修筑川藏公路的战士在怒江两岸的悬崖陡壁上劈山筑路。
新华社稿 李万春 张加里 摄
翻过14座海拔4000米以上高山,跨越14条汹涌江河,横穿8条地质断裂带,地震、泥石流、塌方、雪崩时有发生—这条长2255公里的路后来被称为“世界公路灾害的百科全书”。
在这条路上,长眠着超过3000名烈士,平均每公里就有一名以上筑路者牺牲。
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工程兵跳进河里,架设“水下桥”。
新华社稿
本书依托中国照片档案馆独家收藏的珍贵照片,以独特视角深情讲述了照片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人与事,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一个世纪来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走过的道路,展示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信仰与追求、责任与担当、气质与情怀,揭示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主题。
2.《伟大的考古学家》
[英]布莱恩•费根 主编
李志鹏 李凡 译
一部由70位考古学家的精彩人生交织而成的考古史
带你领略考古学300年间的风云变幻
见证考古学与人类历史的伟大时刻
“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
1923年回国后,李济很快投身于考古发掘和研究中。他主持的第一次发掘是1926年山西省西阴村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此次发掘标志着中国学者在中国境内主持的科学考古发掘的开端。他发展出了一套记录人工制品在地层环境中三维坐标的新方法。这次发掘还得到了弗利尔美术馆[1]的支持。于是西阴村考古也成为中国考古学历史上首个国际合作项目。通过这个项目,一些有关国际合作发掘的规则得以确立,从而对国内的相关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就包括所有出土文物必须交由中方机构保管这一规定。
李济正在监督殷墟127甲骨窖藏坑的发掘
殷墟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