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的故事一直在生长着,长到今天,人们已经意识到,它不单单是两个年轻女孩的友谊这么简单。在这段互为镜像与对手的亲密关系中,包含了自由意志的抉择、命运的障碍与成长的意义等诸多现代命题。
这是七月与安生这两个戏剧人物如此充满魅力的原因之一。每一代人中间和每一座城市里,都有像她们一样的女孩,电视剧《七月与安生》选择讲述的则是90后的“七月与安生”。
电视剧《七月与安生》改编自庆山(安妮宝贝)同名小说,由崔亮执导,白一骢任总编审,沈月、陈都灵、熊梓淇、邹廷威领衔主演,梁靖康特别出演。
它讲述了两个性格迥异的女孩,在十年的成长中,经历了大小事件的洗礼,最终重新定义自己、收获幸福的故事。
原著本是七月、安生与家明“三个人的晚餐”,在崔亮导演的改编创作中,电视剧变成了群像戏。他用温暖治愈的颜料为这幅画上色,在青春校园之外,扩充了职场和家庭部分,增添了众多新的角色,使这部剧更加具有生活质感。
崔亮导演
他还在七月与安生的故事里注入了更多的成长命题,为人物的每一个选择追根溯源,网易,致力于带给观众共鸣和思考。
该剧于7月22日在爱奇艺开播,现已更新至16集,七月与安生即将迎来职场生活。
性格向静,创作向暖
崔亮说自己性格偏静一些。
偏静的性格,让崔亮在生活中有所经历时,感知更加细腻。在之后的时间里,不自觉地储存、记忆和复习,让他积累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再加上文学的训练,打通了虚实之间的墙壁。
崔亮将这些都投入了创作。对于剧本和表演,一场戏的情感表达是否充分,一段人物关系的层次是否丰富,他很看重。他会把角色的情感阶段,梳理得特别细致。
另一方面,沉稳的状态逐渐塑造了他的思维。在紧张的拍摄现场,崔亮依然能够保持沉静思考。对于时空关系的讲述、悬念的构建和关系的展开,他都能清晰理性把握。这样在拍摄时能省去很多试错时间,在相对比较短的周期里精确地完成故事。
比如,主角当时经历那件事时的反应,跟她回想起当时记忆中的自己是很不一样的。在拍摄这种时空跳跃的闪回情节时,崔亮会要求演员演两个版本,真实发生版和带有主观色彩、经过自己加工后的“非真实”版。
导演崔亮是80后,创作的电视剧类型和风格非常多样,在处理女性角色上,他的视点有许多独到之处。崔亮上一部执导的女性题材电视剧《亲爱的她们》,讲述的是老年闺蜜团的故事。这次,他又将镜头对准了90后女性。
“事件讲述、人物塑造、情感表达,让我来排先后顺序的话,我认为事件只是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的载体,而女性题材能为后面两点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崔亮喜欢用明亮的色调描绘人与人关系的褶皱与裂痕,以一种真诚坦荡的姿态去洞察主角们阴晴不定的内心。像做菜一样,每部作品都有自己的口味和感觉,也相应地寻找喜欢这种口味和感觉的观众。
“故事中有酸甜苦辣,但我要表达的是温暖。《七月与安生》的创作,是从两个女孩的视角,来看待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我们不回避那些真实的疼痛与病症,但最后要回归积极治愈的青春成长。”
用时间和细节让人物充分成长
十年的跨度,两位女孩经历了高中、大学和职场生活,这些生活给了她们充分的成长时间。
电视剧《七月与安生》用点点滴滴的事件,娓娓道来两位女孩的成长,细致地探寻她们之间关系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