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余生,请多指教》的“甜”不是脱离现实的异常幻想,而是铺陈在真实困境之上的水到渠成。
文 | 黎河
在近几年的国产剧中,“甜”似乎是一件矛盾的事情。
一方面,剧中“甜”的瞬间总能在社交媒体上引爆,成为全民吃瓜的对象;另一方面,大多数牺牲掉情节、人物和环境的逻辑性、丰富性和真实性的“甜”也饱受诟病,剧集的整体评价往往都不太高。很多电视剧局限在男女主角的二人世界之中,相似的故事架构与人设类型,在迅速成为爆款的同时,也暴露出了极大的同质化及制作粗糙的问题。
如何破局?由杨紫、肖战领衔主演的都市情感剧《余生,请多指教》今日开播,这部剧首先也是以“甜”进入观众视野,但它只有温暖乐观的林之校和成熟内敛的顾魏之间双向成长的爱情故事吗?我们在提前看完这部剧之后,发现“甜”只是围绕亲情、梦想、成长等多重叙事之后一种必然的结果,剧集本身还有更多丰富的内涵值得关注。
有限度的“甜”,
才是人物的正常出场方式
当下的国产剧创作存在一定的“快餐化”趋势,都市情感题材造糖也是常态,而且“制糖”方式也越来越细化和多样化,创作者也把更多精力和笔墨放在想出复杂的“壁咚”“摸头杀”等方式,但在整体的故事架构上却显得有些乏力。
《余生,请多指教》从人物出场便拒绝了这种糖精味、且油腻感十足的言说方式。林之校和顾魏的相遇并非一见钟情,而是在各自的身份背景下完成了细致的人物铺垫。
原本还在追逐大提琴梦想与稳定生活之间徘徊,却突然遭遇父亲重病变故的林之校;看似前途光明、冷静持重,却遇上了职业生涯瓶颈的顾魏,站在十字路口的两个人,素不相识,但却共同历险,故事就这样徐徐展开。
随着市场的大浪淘沙,没有逻辑的生硬剧本也在逐渐被抛弃,牺牲掉人物建构和情节设计的逻辑性和合理性的剧集,也必将被观众抛弃。《余生,请多指教》刚开播,前两集以男女主各自的职业经历、家庭故事逐渐让人物变得丰满。相信即使没有“甜”的开头,也可以符合情感消费的期待及文艺创作的规律。
好好讲一个浪漫的情感故事是否已经变得奢侈?林之校和父亲关于考研的冲突,展现了她追梦的无畏;而顾魏因为以前的“医疗事故”产生严重心理阴影,影响了其职业规划。《余生,请多指教》抛开了单纯甜宠或者都市爱情剧的常见设定,在更扎实的叙事线索和更细水长流的情感走向中变得更令人信服。从逐渐了解后的心意相通,到平淡生活中的守护陪伴,再到面对亲人可能逝去的疗愈鼓励,都成了这部剧鲜活细密的注脚。
顾魏敏锐觉察林父的病情,并在其离开医院后主动联系,体现了他专业水平之高且富有责任心;林之校称父亲“林老师”,称其母亲为“李女士”,也体现出这个家庭独特的相处模式。这些看似没有花厚重笔墨去书写的桥段,却也成为故事后续发展的重要伏笔。当林父“讳疾忌医”产生逃避心理时,剧情能够得到合理解释,观众也有了心理预期。
细水长流的情感,
遵循现实的逻辑更动人
我们需要怎样的都市情感?
近年来的“甜”剧模式,在经历了“现实主义”的短暂繁荣后,又回到了过于倚重偶像化和幻想型的人设风格中。整部剧中只有男女主安安静静地相爱,仿佛除此以外的一切都与他们无关。但这抛开脱离现实基础而讲述浪漫爱情的神话真的好看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笔者在参加看片会提前观剧后,更加证实了这是一部“细水长流”的都市情感剧。在保证内在逻辑关系的前提下,《余生,请多指教》的故事情节进程都是有层次的铺垫,没有为了突出“甜”而变得割裂。这种叙事方式强化了因果,为人物的选择、情感的走向都找到了合理的出口,观众的注意力引向事件对人物的影响上。换句话说,以往都市情感剧中为人所诟病的漫天撒糖被淡化,人物情感和思想演变成了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