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刷短视频的人往往会发现
在随后一段时间内
系统会为自己推送越来越多类似的视频
并且推送的广告信息
也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接近
在资讯类App上浏览新闻
或在电商平台上购买过商品后
App会源源不断地
向你推送相关的新闻或商品
上述这些现象
均来自于互联网App主推的
“个性化推荐”功能
不过从现在开始
你可以自己决定要不要被推荐
部分App可选择关闭
个性化推荐
目前大部分App把“个性化推荐”关闭键埋得比较深,一般会在隐私、广告相关的设置选项中找到。
在微信App上,通过后台打开“设置”,进入“个人信息与权限”,再点进“个性化广告管理”,腾讯,可以选择关闭个性化广告。
这个页面的提示信息显示:若你不想接受个性化广告服务,你可点击相关按钮进行关闭管理。若你选择关闭,你看到的广告数量不会减少,但本产品将不再向你展示个性化广告,你看到的广告将可能与你的偏号相关度降低。
微信App截图
大众点评等App提供了
一键清除个性化记录的选项
大众点评App截图
进入淘宝App的设置页面
可以发现
用户可选择关闭
个性化推荐商品和服务的功能
如果想要关闭淘宝的个性化广告,也可以通过后台的“设置”,进入隐私的“广告管理”进行关闭。不过淘宝也表示,关闭兴趣推送广告后,用户看到的广告数量不会变化,而且可能是自己不感兴趣的广告。
淘宝App截图
作为算法算法的鼻祖,日前,今日头条也上线了关闭键。可以通过后台的“隐私设置”,进入“个性化推荐设置”进行关闭。
今日头条的个性化推荐维度比较多,有4个按钮。比如可以一键关闭“个性化推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定向关键。又比如有基于所在地位置个性化推荐,基于搜索记录个性化推荐,基于关注列表个性化推荐等。
新华社:防止算法变算计
近几年,不少App打着“千人千面”的口号,基于算法为用户提供精准推送。市场也很认可这种商业模式,谁把用户的心思猜得准,谁的广告就赚得多。
但算法有可能成为“算计”。有的访问利用个人手机相册等隐私来推荐广告;有的“大数据杀熟”,对新老用户施行“同货不同价”;有的利用算法盘剥平台劳动者,抽成浮动且规则不透明,劳动者权益难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