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的社会,你可以试着放下抖音、微博去图书馆逛逛??
2022-03-17 10:26 来源: 奇闻情感说
原标题:浮躁的社会,你可以试着放下抖音、微博去图书馆逛逛??
上班前,公司街对面有一家书店,每次下班后,我花5分钟过马路看书。
那段时间是我最满足的一段时间。书店很大,人也很多。手边放一个书托盘,坐在地板上打发下班后的时间。
换了工作后,我离书店有一段距离了。如果再天天看书,浪费在路上的时间就有些不划算了,只好时不时的等到周末再去。
以前的同事见我一下班就往书店跑,很认真地问我:“读书真的有那么有趣吗?”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也不像“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一个越来越浮躁的社会,如果你经常感到烦躁和迷茫,那么书籍绝对可以帮助你理清思绪,暂时忘记生活的烦恼。
每天晚上睡觉前最好看看书。即使你看不懂它们,它也能帮助你入睡。
01
不要把读书看得太高尚。
不怎么玩微博,没下载过Tik Tok、Aauto Quicker等app,也没追过几个综艺节目。除了我喜欢的经典电影和纪录片,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找一些书。
一位认识我的朋友夸张地说:“谁能比得上柳哥的思想境界,他的爱好是读书这样高尚的工程。”
虽然我知道这位朋友搞笑多于认真,但我还是会认真反驳:我从来没想过读书会比刷Tik Tok和微博更高尚。
还有一次,我急着和朋友讨论问题。他对我说:“你多读点书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个时候我就更惊讶了,因为其实我觉得书读多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为什么人总是喜欢坚持呢?
总有一些人把读书看得很严肃,狭隘地认为读书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或者是一件很装逼很不寻常的事情。
-->
这让我有些不舒服,因为在我看来看书不是一件很特殊的事情,看书不过就是一种很常见的放松方式。
闲暇时候有些人喜欢唱歌,有些人喜欢逛街,有些人喜欢抱着手机刷抖音,而有些人就喜欢安静地读读书,这些都是不同的放松方式,哪来的什么高低之分。
就我而言,我看书不过就是一个放空自己的过程,在心烦意燥的时候沉浸在书中的故事里,这样可以让我不再瞎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
所以看书在大多时候对我就是一个减压的过程,没什么高尚目的。
当你把读书看做是一种很普通打发时间的娱乐项目时,那么我们就可以接着讨论另一些问题了。
02
抖音、微博和书籍的区别
我现实中的朋友基本都很迷恋抖音、微博,快手这类娱乐性质APP,每天上班下班都在刷这类APP,深陷其中。
又因为爱好文章,我这两年也加了很多作者的微信或微信群,了解到他们每天的闲暇时间除了写文章就是读书,读各种书,写各种书评感悟。
对比两类人,虽然没有高低之分,但两种生活方式,的确存在着区别。
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会迷茫,而后者能够感到自我满足。
没错,逛微博吃瓜很快乐,刷抖音沙雕视频也很快乐,但关了手机,这种快乐可能连1秒都不能持续。
这种APP从视觉上让我们感受到最强的冲击,用五花八门的新颖方式让人享受,进而在不知觉中沉迷。
但这种愉悦轻松的背后并没有一个支撑点,导致我们在大笑过后除了骂一句沙雕之外再没有其他感受。你关了手机,可能都想不起前一秒的自己究竟在开心些什么。
而书籍给人的冲击则是缓慢而有韵味的,一个短视频5秒内让你看不懂其含义就是失败的,而一本书你可能花费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都理解不透。
在我看来,书籍带给我们的,更多是一种思考,而不是一种答案。
读完一本书最大的收获不是你得到了什么,而是你读懂了作者的思考过程,作者的这本书给你带来了什么思考,符不符合你的三观,有没有颠覆你的认知。
这种思考方式能让我们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存有质疑精神,你可以不带脑子的刷微博,却不能不带脑子地去读书。
所以抖音、微博是人云亦云的快乐;而书籍则让你有自己的思考,去脱离人云亦云。
03
新媒体文章和纸质书的区别
我看过一个问题:读纸质书和看网上的文章感受有什么不同?
我的答案是,两者概念完全不一样。
网上的新媒体文章是当下社会的产物,它也有着当下社会功利性、浮躁等弊端,所以和图书馆的纸质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新媒体文章的功利性太强了,一篇文章非要控制在1500到3000字之间,因为这是读者最佳的阅读时间,百度,这是大数据统计而来的。
甚至某些平台还会贴心的提醒读者:本篇文章2000字,建议阅读时间6分钟。
太死板了!
短短的两千字文章,你一定要把道理说清楚,要有案例,要有套路,要吸引人,最后的最后还需要升华主题。
这当然也不全是新媒体作者的错,因为我们只是为了迁就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
新媒体文章适合你在地铁上看,在上下班的路上看,上个厕所偷个闲的时候看,新媒体文章的阅读是碎片化阅读。
而纸质书适合你泡一杯茶,躺在沙发上心无旁骛地读进去,要咬文嚼字地读,五分钟十分钟的时间可能不够你进入状态呢。
所以新媒体文章和纸质书从阅读方式到读者群体全都不相同,两者本就不该拿来做比较。
我们不要骂新媒体文章写得太浅,对比纸质书籍显得深度不够。
不是这些作者不想写得深,是没人愿意在网上看一些深刻的东西。
04
你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什么呢
我最讨厌别人问我你总是看书,能得到些什么东西。
我们为什么做一件事总是想要得到些什么呢?你逛朋友圈刷微博能得到些什么吗?你打游戏逛街能得到些什么吗?
所以你认为看书能得到什么呢,是想得到成功,还是想要发财,或者你认为看几本书就能让你的情商提高,智商飙射。
你若是怀着功利的目的,期望读书能培养气质,获得超越同龄人的知识与视野,甩过周围人几条大街,只怕就很难再寻到读书的趣味了。
毕竟读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可能三两年你都得不到任何好处,那么看书于你也就成了件苦差事。
所以若不能抱着轻松的心态,真正以读书为乐。
上一篇:军事媒体抖音号运营策略分析
下一篇:喜欢情侣头像不是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