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红极一时的歌手,先后7次登上央视春晚。她演唱的《千古绝唱》《久别的人》《每一次幸福》《大雪无情人有情》《感恩妈妈》等原创歌曲,有着广泛的传唱度。
除了在歌坛取得不俗的成绩,白雪还出演了《三喜临门》《阳光丽人》《胜女的代价》《龙门村的故事》《海岛小卫士》《白蛇之恋》等7部影视剧,堪称影视歌多栖明星。
从2021年起,白雪一改歌风,歌曲变得时尚、激昂,还带有摇滚元素,让观众耳目一新。人到中年的白雪再度翻红。
她推出的《梨花白》《新千古绝唱》《咔咔咔》等歌曲,深受观众的喜爱。
白雪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与前夫育有儿子安安。后来在打造音乐的过程中,网易,白雪开启了一场浪漫唯美的姐弟恋……
01
白雪与母亲
白雪(原名白雪琴)1975年出生于浙江省乐清市,父亲是军人,她在部队大院长大。
父亲转业后在当地公安系统工作。白雪的母亲是普通职工,慈爱宽容。白雪上面有一个哥哥。
白雪的父亲擅长拉二胡,在父亲的影响下,她爱好文艺,尤其喜欢越剧。很小的时候,白雪在父亲二胡的伴奏下,就能将越剧电影《红楼梦》中所有的唱段唱完,花旦、老旦、小生、老生等各个角色都能唱。
上小学之前,白雪见邻居家有一台旧电唱机,也想拥有一台。父亲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坐火车赶到杭州,给白雪买回一台。
那台电唱机陪伴白雪走过了童年、少女时代。
白雪越剧妆容
1987年,乐清市小百花越剧团招学员,有近200个孩子报考,最终只能录取16人。白雪在爸爸的陪伴下去参加考试,被顺利录取了。
12岁的白雪成为乐清市小百花越剧团的一名学员。
进团不久,白雪与一帮学员被单位送到嵊州市越剧之家进行定向培养。这是白雪第一次离家,她想父母、想家,经常躲在被窝里哭。
每天早晨6点,白雪就起床练功,她师承尹派,主攻小生。1989年学业结束,白雪成为乐清市小百花越剧团的一名正式演员。
这时她的个头差不多到了1.70米,比团里一些男演员个头还高。
青年白雪
由于找不到配戏的女演员,白雪只能在团里跑龙套。她唱功很棒,扮相俊美,却找不到用武之地,这让白雪陷入纠结和困惑中。
那时候流行唱卡拉OK,白雪参加温州市卡拉OK比赛,结果夺得第一名。在越剧方面没有太多机会,白雪萌生了做一名流行歌手的念头。
1990年,白雪向浙江省多家文艺团体寄自荐信,但没有一家单位给她回复。
1991年7月,浙江省军区文工团招文艺兵,白雪兴冲冲去应征。当时她唱的是毛阿敏的成名作《绿叶对根的情意》,因个人条件出众,她被顺利录取了。
白雪军装照
白雪当时还叫白雪琴,她觉得这个名字不好记,便向领导提出改名为白雪。文艺队队长吕齐越同意了,在演出节目单上打出白雪的名字。
02
白雪参军不久,浙江知名歌剧演员马建华被文工团聘为艺术顾问。他觉得白雪的长相、身高和气质都是一流的,在舞台上很有表现力,便提出听白雪唱歌。
马建华是教民族唱法的,他觉得白雪的嗓子不适合民族唱法,建议她学唱通俗歌曲。而且马建华还认为白雪的音质、台风、气质与毛阿敏相似,建议她走毛阿敏的路子。
白雪下连队演出时,经常被战士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大家都叫她“小毛阿敏”。
1992年10月,白雪参加浙江省“剑龙杯”青年歌手大奖赛,在500多名参赛歌手中,白雪斩获第一名。
白雪与蔡国庆
二炮、总政、海政三家歌舞团,都向白雪伸出了橄榄枝,结果她选择了总政歌舞团。
1992年底,17岁的白雪离开浙江来到北京工作,成为总政歌舞团年龄最小的军旅歌手。
进团伊始,白雪被单位选送参加“英皇金融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一举夺得钻石奖。
按照相关规定,这次获奖的歌手都与天星音乐公司签约,著名作曲家徐沛东被公司请来包装白雪。
他觉得白雪的气质有古典忧伤之美,歌声里带着伤感的悲剧力量,将她定位为唱伤感歌曲的歌手。
白雪与好友张也、吕继宏
1994年,白雪推出首张个人歌曲《错位》,其中收录的歌曲《久别的人》被迅速传唱开来。
这首歌由张黎作词,徐沛东作曲,歌曲时长4分28秒,是一首忧伤的情歌。《久别的人》推出后,白雪一举成名。
在接受采访时,白雪说,当时她年龄太小,没有情感的体验,唱不出那种伤情别离的感觉,徐沛东老师很不满意。
白雪哭过多次,也受到过徐沛东老师的批评。经过反复磨砺找感觉,白雪终于将这首歌唱红了。
就在这年,白雪被相关部门选送参加在哈萨克斯坦举行的“亚洲之声”流行歌曲比赛,一举夺得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