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本文有严重剧透
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犬之力》,从原著到改编的电影都很古典。尤其是电影,网易,呈现原著的冰山一角,考验观众对人性的理解深浅。理解越深,影片中的细节含义就越丰富。它的含蓄与隐晦正像我们的日常生活,要了解最后的结局为何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就得回头看,仔细回想,直到找到那个当时不起眼,却导致重大改变的举动,为它赋予相应的意义,才能解开那些谜团。
《犬之力》海报
原著对于萝丝(柯尔斯滕·邓斯特饰)和彼得(柯蒂·斯密特-麦菲饰)母子,菲尔和乔治·伯本克兄弟(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杰西·普莱蒙饰)的关系和心理,有细致入微的描述。导演简·坎皮恩在127分钟的电影中,省略了这些描述性内容,用演员的眼神、动作和行为替代。导演尊重观众的智力,留下充分的思索空间。
《犬之力》讲了一个离奇的故事,它信奉的是性格决定命运的信条。要记住,不管最后的结局有多意外,都是个性和欲望使然。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脆弱、孤独、天才的银幕形象在菲尔身上圆满,受害者-加害者-受害者的链条,在这个角色身上结成回环。他在远离文明的环境中压抑天性,把爱慕当作救生绳,没想到是水月镜花。康伯巴奇演的菲尔,在古典文学中通常以女性的形象出现。当狭小的天地容纳不下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们的欲望,她们只好伸枝展叶撑破外壳,却发现外面的世界和想象中不同。种子落在错误的土壤上,注定不会有好结果。
《犬之力》剧照
用不了多久观众就会发现,西部大农场主菲尔·伯本克是一个超级硬汉牛仔。他亲力亲为,不爱洗澡,充满男子气概,手巧脑子好,能徒手为公牛去势,受到牛仔们的爱戴。后来他的其它特质陆续展现,虽然已尽力抹除,菲尔的硬汉形象,从未完全掩盖他的另一些特质。他能一眼发现餐桌上美丽的纸花(随后嗤之以鼻并损毁),是耶鲁古典文学系毕业的高材生(电影中从未发现他在看书或者有书),和弟弟乔治的关系中强势、操控和依赖并存。《犬之力》剧照
菲尔情感世界的核心,是早已去世的布朗科·亨利。他爱慕教会他关于西部一切的导师布朗科·亨利。亨利早就死了,菲尔不让他死,珍藏的男色杂志,封面写着布朗科的名字。他一遍一遍给别人讲他的故事。布朗科·亨利是他的行为模范,永远不变的祝酒词对象,秘密的爱人。但他应该没有对亨利表达过爱意。他个人痛苦的根源是,亨利教会他那么多事,让他自愿放弃原生教育,重塑了这个从小受上流社会教育的男孩,却没有教会他如何对自己诚实和获得快乐。
电影中布朗科·亨利从未现身,我们无从得知二人的往事。但我猜,亨利也爱菲尔,不是因为他在牛仔中最威猛,最能干,而是因为他身上无法磨灭的艺术家特质。菲尔弹得好琴,目光敏锐。所有人当中,只有菲尔和布朗科,发现了对面青色群山的阴影像一只尖嘴犬。后来菲尔的弟弟娶了医生的寡妇萝丝,萝丝的儿子暑假来农场小住,一眼看出阴影的秘密。那个惊讶的瞬间,菲尔放下了所有关于硬汉的繁文缛节。真实的菲尔和阴影之犬一起现身。他有诗人的眼睛和敏感,幻想自己变成布朗科·亨利,彼得变成年轻的自己,因为亨利的死而被中断的幸福将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
菲尔不知道的是,多年来,他努力让自己变成亨利一样的硬汉,扭曲个性的过程滋养了他的残酷,让他自负到盲目。因此他才看不见迟钝的乔治和没什么才情又软弱酗酒的萝丝之间,真的存在爱情。本尼迪克特本人的魅力和以往的银幕形象,削弱了角色的残酷程度。如果不是这位演员,菲尔对萝丝精神虐待,对弟弟长期贬损,对印第安人冷酷无情,这实在是个可怕的角色。尤其是,菲尔的才智凌驾在周围人之上,使他能迅速找到别人的弱点然后痛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