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4 07:37 来源: 美文大赏
原标题:好诗选读:浅析诗人雪迪组诗《爱欧•诺亚尔岛》中的人文情怀和诗人形象》作者:胭脂茉莉/荐稿:悦享
评论者简介:胭脂茉莉,女,作家,诗人,父母取名刘彦芹,籍贯:江苏。公开出版发行《摊开画布的人》《这独一无二的人间》《胭脂茉莉十四行诗》,同人合著《现代禅诗流派诗人十二家》等。评论及随笔见诸媒体及报刊。曾获第二届莲花杯世界华文国学大赛铜奖,渤海风十佳女诗人,中国诗人微刊2021年名誉诗人,诗文集《摊开画布的人》获首届唐刚诗歌奖。代表作:现代禅诗系列,胭脂茉莉十四行诗,《真实的风景》系列等。对汉语十四行诗的突破创新,把古老禅融入现代汉语新诗的探索。
浅析诗人雪迪组诗
《爱欧•诺亚尔岛》
中的人文情怀和诗人形象》
作者:雪迪
评论: 胭脂茉莉
荐稿:悦享
引 言
在一个全球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悄然改变着人和社会的关系的时代,在一个最严肃的事情,一不小心也会变成消费品的时代,在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在我们不断地复制那些所谓的成功经验来获取更多的资源的时候,反馈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心灵的虚无!消费主义可以说是当代人的精神灾难,作为一个真正的诗人,内心总是保持警醒的,这种警醒,让诗人和这样的周遭是疏离的,这种疏离感,也促使诗人进一步的思考,现代文明中人性的困境、徘徊和希望。
因此,在消费主义泛滥,现代科技“日益暴力”的侵蚀着我们的生活的时候,“诗意地栖居”,它将不是房屋广告商的广告词,也不是一次以此冠名的走秀般的文学创作活动,它应该被置于广阔的人类存在的领域去思考。也因此,在一个诗人的诗中如果反复出现故乡,家园,落叶,回归,之类的词,并不完全是地理意义上的,而是来自于一种灵魂的皈依和归属感。
一、
正如德国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诗人的天职就是帮助人们寻找到存在的依托和心灵的家园。人,本是自然之子,现代工业文明,让人远离了自然,因此,呼唤诗意的回归,和浪漫主义的单纯的寻根不同,在诗人雪迪的组诗《爱欧·诺亚尔岛》里,毋宁说是诗人引领我们和大自然的一次近距离对话,更是那来自冥冥中的诗人天职驱使,以此警醒那些在消费主义的喧嚣中遗忘存在的迷途者。
这组诗是诗人在爱欧·诺亚尔岛居住期间创作的。诗人居住的木头屋子里没有电,照明用煤气灯。诗人每天从大湖里提水,烧饭洗衣。正是凭着诗人每一刻的在场,抖音,爱欧•诺亚尔岛未被工业文明污染的湖水、鹿群、红狐狸、礁石、北极光、夜空…..才得以完美地呈现在读者的视野里。
二、
第一首诗《湖中的湖》,就这样和初入该岛的诗人一起出现在读者的视野中, “那些我们在陆地上失去的/在火中结束的,被孤独的鹿群/一代一代传下去” ,“孤独的鹿群”,是初来乍到的诗人在这片未被污染的土地上,发现的第一群诗歌缪斯,它们 “将把这些诗意的崇尚者,带往那座失落了很久的家园”。从这首诗的尾句,“失落了很久的家园”,可以读出是诗人内心的爱和忧虑,也正是因为对人类的爱和忧虑,诗人和一小股追寻诗意者“穿过水峡,来到这儿”。“诗意的崇尚者”,这也是诗人自己的心灵写照,他们肩负的使命是解说者和引领者,在这里诗人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是如此动人,因为这是人类返回自然,向自然学习,重新认识自身的一次希望之旅的开始。它使我们足够相信,“孤独的鹿群”,这些精灵一般的缪斯会使残存的,树木聚集成树林;会使一片清水,幽雅地扩展成一座湖…..
三、
大自然之所以包含了一切美德和精神,在于它的自由,接下来这次希望之旅开始了,在诗人一枝妙笔的引领下,读者犹如在一架高空飞行的直升机上俯视着整个斯高维尔角,在这里没有隐喻,一切都回到它自己的本体。那沿着嶙峋的石壁奔跑的独身的公狼;那在冰冷的蓝水里游着的带领着幼鹿的棕褐色的麋鹿;那在湿亮的礁石上尖叫的红狐狸;还有峭壁上那座绿色的木头屋子;过客岛上的日夜鸣叫的汽笛……这些无限的美引领诗意的远道旅行者,也引领着读者迫切想领略爱欧•诺亚尔岛那大自然的细节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