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同于成人角度的奇思妙想,从作文,到造句,小学生总能给大家带来无尽的快乐。记者翻阅了一些小学生的作文和试卷,发现咱身边小学生也贡献了许多快乐。
“脾气这么大连我都不放眼里”
老师:拆字思维把造句玩出了花
造句是一种常用的语文题型,给的词通常都比较常见,而有的小学生脑洞大开,造的句更是离谱。比如,一小学生把“没门”一词用得“得心应手”:“你家真穷,我要去你家玩,你竟然说‘没门’。”
因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词语有不止一个意思,这就让小学生的造句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一位小学生就以拆字思维,将造句玩出了花。比如,在老师要求用“大连”造句时,他灵光一现,给出了这样的答案:脾气这么大连我都不放在眼里。
如果低年级的小学生用错词语是天真,那么高年级的学生可能就没有那么情有可原。一位学生毫不吝啬地使用成语,只可惜,没一个用对的。用“丰衣足食”造句,他写:“这个人丰衣足食”;用“夜不闭户”造句,他写:“这个人竟然夜不闭户”;用“路不拾遗”造句,他写“这个国家的人路不拾遗”……对此,老师点评道:“这个人的作业竟然这么写。”
“满头大汉、丝豪不慌”
老师:写成这样我有点慌
如今电子产品当道,无纸化办公成为趋势,别说小孩,大人偶尔也会写错。这不,就有一位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渔夫出海打鱼,累得满头大汉……”分不清“汗”和“汉”,老师表示:“逢写必错,抖音,改了又错,请问头不沉吗?”
还有小学生在做思维导图时,被要求“写出鲁滨孙在不断克服困难过程中的思维导图”,他是这样写的:“鲁滨孙建房定居,丝豪不慌……”又一个分不清“毫”和“豪”的,老师表示:“你写成这样我有点慌。”
“小鱼正吐着梯形泡泡”
老师:小学生的心思你别猜
在小学阶段,通常出现在卷子最后的作文是比较难的,于是我们的小学生就开始不按寻常路子出牌。
“小鱼们游在一起,吐的泡泡各种各样,有圆形、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末了还意犹未尽地加上了省略号,老师点评道:“病句,形容不合适。”
刚刚过去的“三八”国际妇女节,孩子们以妈妈为主题肆意发挥。“某天,妈妈正开心地试穿刚从网上淘回来的衣服,我看见了,一本正经地边欣赏边说:‘妈妈,挺好看的,其实你身材还挺好的,就是脸不大好看。’听到大实话的妈妈顿时脸色难看了,我赶紧补救说:‘别担心妈妈,其实有的人长得比你还难看。’”
还有调侃爸爸的:“爸爸说胡子像韭菜一样,一天不刮就会长起来。我对爸爸说:‘把胡子的根挖出来不就行了。’”
此外,作文里怎么能少了“金句”呢?有孩子写道:“每一次说减肥只不过是想吓吓我的小肉肉们”……你能想象这些都是出自小学生笔下的作文吗?
细致观察是不闹笑话的前提
小学生该如何在遣词造句中避免这些让老师头疼、网友捧腹的小错误呢?
济南市北坦小学大队辅导员、语文教师朱晶晶表示,小学生在写作文和造句的时候,经常因为儿童独特的视角而产生不少奇思妙想。例如,有位同学好不容易攒钱买了一个冰淇淋,却被朋友一口吞掉,他写道:“他那张血盆大口无情地吞噬了我今天的幸福。”此处的血盆大口看似夸大其词,却真实地写出了属于小学生的心痛,这样的遣词造句是值得鼓励的。
但是过于脱离实际生活,甚至曲解词语意思的造句就需要老师、家长提供指导了。朱晶晶说,细致观察、体验生活是进行造句和作文的前提,否则就要闹笑话了。
有的同学头脑中想的东西落到纸上就变成了另外的内容,朱晶晶认为,这种情况可以让孩子在写完答案后,通过大声朗读来纠正错误。
还有的学生在使用新词时会出现曲解词义的情况,例如:渴了半天的小红,拿起杯子喝了口牛奶饮鸩止渴。对此,朱晶晶坦言,孩子们在阅读中能发现新鲜感的词语积累下来,并有意识地去使用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但是如果不假思索的,只依据字面意思使用是起不到任何学习效果的。这时候,同学们就要求助字典朋友了,既了解词义,又有字典上规范的例句做示范,长久下来积累的词语越来越多,表述也会越来越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