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研语》文艺随笔——山河无恙的背后,世间美好的前夕
2022-03-19 20:30 来源: EMBA乐园
原标题:《中南研语》文艺随笔——山河无恙的背后,世间美好的前夕
电
影
推
荐
山河无恙的背后,世间美好的前夕
—— 观《铁道英雄》有感
文/金融学院 王帅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电影落幕,歌声停驻,这歌声熟悉且娓娓动人。电影结尾的悠扬似乎在暗示我们回到现实,回到我们身处的这个和平年代。电影其实只讲述了一支队伍的故事,可正是这一个个微小身躯扛起了家国大义,正是这一条条宝贵的生命保全了更多生命的延续,也正是这一次次的殊死保卫撕开黑夜与绝望,带来了光明与希望……
小人物大英雄
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支强大的抗日队伍——隶属于八路军第115师的鲁南铁道队。他们以铁道和火车为主要阵地,机智灵活地打击日寇,屡建奇功。电影讲述的,正是这支由普通老百姓组成的队伍和他们进行无我付出与无畏抗争的故事。
提到英雄,大家一般会想到什么?伟大威猛?顶天立地?还是其他拥有宏伟色彩的形容词?可电影里的主角却是平凡、普通、不起眼的,他们是修理工、搬运工、调度员、烧炭工,既不是兵也不是将,有处于懵懂期的孩子,有期盼亲情联结的“父亲”,而他们无不为了捍卫祖国利益而奉献个人所有,既平凡又伟大。在拥有精良装备的敌军面前他们的武装力量是弱小的,但却很好地利用自身优势,有力地牵制了日寇。他们没有经受过专业训练,却在每一次暗中刺探、传递军情、扒上火车、对抗交锋、截取武器的行动中,展现出小人物的英雄本色。
每个人物都是一首史诗
果敢的老洪(张涵予饰),身为“铁道队”的铁血队长,他沉稳冷静、胆识过人,黑色帽檐下藏着一双犀利的眼睛。一个细节深深地刻在我脑海里: 贼寇当众虐杀工友,有弟兄忍不住掏出暗器要跳出来拼命,老洪愣是手握刀刃把人压住了。小不忍则乱大谋,此刻的隐忍是为顾大局保全更多人,也是将心头怒火燃得更烈。当真正有机会血拼时,他霸气制敌、枪战爆破、近身肉搏,顺手摘下的冰锥凶猛扎进叛徒的颈窝,他承担着最危险的任务,永远冲锋在第一线。随着鏖战越发艰险,老洪的那股硬气、那份侠胆忠心也不断在人心深处扎根。任务即将结束时,老洪用烟头点燃导火索,然后抽起烟,压低帽檐,犹如平日入睡般淡然,波澜不惊地自语:“兄弟们准备好酒,马上就见面了。”那一刻,英雄形象瞬间定格。
圆滑的老王(范伟饰),作为列车站调度员,他每日笑盈盈地与敌人周旋,表面的“汉奸”形象在电影前半段着实让人有一丝暗怒。他总是含着一根烟,左手拎着酒瓶,右手颤抖地给日本人递花生,“走狗”模样在平日没少遭唾弃。但当他被五花大绑着和站长拍照时,上一秒对着镜头微笑,下一秒连骂“畜生”;当他知道消息传递行动暴露时,干脆将计就计,装作醉汉并用一颗手榴弹声东击西,消灭了一个关键劲敌,消除了其对队伍的威胁;最后在火车上面对着日军的恐吓,老王再也不掩饰自己的真身,往日那伪装谄媚的笑容卸下,变成对日本人的嘲笑,对他们自大的讥讽,对他们暴行的愤恨。
电影里塑造的人物不止这两位,还有神枪手元顺、传递情报的搬运工林栋……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统一的身份——革命战士。
小细节大张力
虽是战争题材,我却依然能在其中找到强烈的角色代入感,这要归功于每一个生动且充满生活质感的细节。
上一篇:林培源:距离、时间与沉默
下一篇:随笔散文《春》